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常规稻种植技术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常规稻种植技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什么叫常规稻?
常规稻是指通过选育、提纯、保持本品种的特征特性不变。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的水稻品种。
杂交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、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,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。
最好吃的常规稻品种?
常规稻品种中首推黄华占,虽然在口感上逊色于美香占2号、玉针香、象牙香占等优质香稻,但其产量高,很容易种出1200-1300斤/亩,在抗性上、适应性方面俱佳。
杂交水稻则比较看好又香优龙丝苗、野香优航1573、桃湘优莉晶等杂交香稻品种,在产量、口感、抗性等方面较均衡
我是东北人,我认为稻花香2号最好吃。
稻花香2号不仅是脱粒后香气袭人,稻子在田间生长时就能闻到叶片香和稻谷香。稻花香2号经国家种子部门审定后,确定***名称为五优稻4号。
答案是;口感最好的水稻品种应该是稻花香2号,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常大米。
五常大米,是黑龙江省五常市出产的大米,被认为是最好的国产大米之一,其中,五常“稻花香”更是只有五常才能生长出的一个水稻品种。
水稻分为制种稻和常规稻,哪种才能救命?
大家好,我是三农周哥,水稻分为制种稻和常规稻,哪种才能救命,回答是:水稻品种的分类 品种是在一定地区和栽培条件下,经过长期人工和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栽培稻的基本单位,它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,在同一品种中的个体具有较一致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,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。
品种的分类
可分为早稻(早、中、迟熟)、中稻(早、中、晚熟)、晚稻(早、中、晚熟),熟制是因地、因时相对而言。我国水稻品种全国熟性期的划分,是以各品种在南京的抽穗期作为标准;地区熟性期的划分,则按地区品种在当地的生育期长短而定,不同熟期类型的品种,具有不同的生育期日数、不同生育型,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生长,因此必须按熟期特点进行搭配和釆取相应的栽培措施。
按穗粒性状分类
分为大穗型和多穗型,大穗,杆粗、叶大、分蘖少、单株穗数少而穗大粒多;多穗型,杆细、叶小、分蘖多、单株穗数多而穗小粒少。在栽培上大穗型***取低群体、壮个体,重视中期施肥,后期养根保叶的措施;多穗品种适于密植,中期调控氮素,后期防倒伏。
按株高分类
分高、中、矮杆品种,梗稻偏矮、籼稻偏高,其标准:株高低于100厘米为矮杆,高于120厘米为高杆,其间为中杆。
按杂交稻和常规稻分类
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,易取得大面积高产,但制种不孕率高,成本也高;常规稻不制种,利于良种的加速繁殖,成本也较低。我国现在的水稻生产是杂交稻和常规稻并存,以常规稻为主。
水稻的适宜气候区与不适宜气候区了解水稻与气候、农业气候的适宜与不适宜,对水稻的合理布局,正确改革稻作制度,改进栽培技术等均可提供依据。
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,在南方某些地区可种三季,可分为早,晚稻,单季产量以中稻为最(制种稻),中稻120天左右,每年只种一季,1500斤左右/亩,水稻可分为制种稻和常规稻,区别在于产量,口感。
1.制种稻:制种稻为杂交水稻,它的原理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的差异,并且它们的优良性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,互补优良的性状,产生出优良的品种,杂交水稻的优点是抗病性比较强,并且产量比常规稻更高。缺点是每年都需要制种,不能自行留种。
2.常规稻:常规水稻是指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的水稻品种。常规稻不像杂交稻通过杂交或变异而来,而是通过选育、提纯、保持本品种的特征特性不变,常规稻的口感相比于杂交水稻普遍性比较好,缺点是产量太低,单季约600-700斤/亩。
单以产量而言,杂交水稻占有极大优势,这也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普及的原因,极大的解决了温饱问题。而在人们的生活提高的同时,也养成了人们对食物的适口性有了更高的追求,也就造成了很多地区在研究口感更好的常规稻怎样才能提高产量,于是各地涌现出了各种好品质的常规稻。
所以对于哪种才能救命,两种都是,在温饱都很难解决的时候,杂交水稻的出现解决了我们的温饱。当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的时候,常规稻解决了我们对适口性的需求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常规稻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常规稻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