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7几月份种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7几月份种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水稻一般什么时候种植?
题主好!请问一下您是在哪里种,地区不同,种植的时节也不同。还有您问的是早稻、还是中稻,还是晚稻,因为时间不同,时差有几个月的时间!
就说说我们湖南这边吧。湖南,被誉为鱼米之乡,稻谷是必然少不了的!不管是早稻,中稻,还是晚稻,都可以在田间耕作的农民们!我就和大家一起说说早、中、晚稻分别什么时候种。
早稻,3月底4月初,树枝头的树芽才刚刚冒头,农民们就开始忙着耕田整田,这个时候的温度低,种子发芽必须用薄膜覆盖,增温保温,有效的提高出苗率。早稻一般都是90天左右,在7月中下旬收割。
中稻,4月初到5月底左右,这个只种一季,稻谷的生长期一般都会选120~150天的稻种,因为湖南的气候问题,不宜选择时间过长的稻种。中稻收割到了9月的中下旬。(一般都会赶在摘茶籽之前收完)
晚稻,早稻收割完就插晚稻秧,育秧要在6月的中下旬!收割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(也就是寒露之后收割)
不同的地区,不同的气候,不同的品种,种的时间也不一样!我答的只是我们这边的耕作作息时间,给您提供一份参考,希望对您有点用!
2、立夏之后,日照时间增长,能让水稻长时间进行光合作用,更利于水稻增产。
3、五月之后,雨水较多,长期阴雨天气不利于水稻生根,而且还容易感染病菌,造成减产。
4、五月之后,光照强度过强,倘若是新移栽的秧苗会被烈日晒死。
5、水稻移栽一周后,要给水稻追肥,倘若是立夏之后移栽的秧苗,田中水分较少,便于秧苗吸收养分,而五月之后移栽的秧苗,田里水分较多,施肥后会造成肥料的流失。
6、清明至立夏刚好一个月时间,此时的秧苗长度适中,栽种方便,且容易二次生根,倘若在生长一个月,秧苗过长,不易二次生根。
早稻的生长期大约90~120天,中稻为120~150天,晚稻为150~170天。它们的播种期和收获季节,由于各个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,也有很大的差异。
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,早稻可在3月底4月初播种,7月中下旬收获;中稻,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,9月中下旬收获;晚稻,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,10月上中旬收获。
一般在同一地区,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,俗称双季稻。而中稻生育期较长,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。通常须在立秋前结束,10月下旬~11月晚稻收割。
海南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,主要原因是海南岛热量高,水稻生长快,周期短。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,属热带季风气候,素来有“天然大温室”的美称,这里长夏无冬,年平均22~27℃,大于或等于10℃的积温为8200℃,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~24℃,年光照为1750~2650小时,光照率为50%~60%,光温充足,光合潜力高。海南岛入春早,升温快,日温差大,全年无霜冻,冬季温暖,稻可三熟,菜满四季,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。
水稻一般什么时候种植?
水稻是一种喜水、喜光作物。由于各地区的温度、日照、降雨量不同,所以,水稻栽种的时间大都不会相同。
清明前后开始育种
在老赵的家乡,一般都是每年的清明前后开始育种。选择此时育种是因为清明前后仍属于春天,春天本就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,而且温度适中,适合农作物的发芽与生根。育种前,我们会将稻种放到烈日下暴晒一天,进行杀菌处理,然后再用杀菌药剂兑水浸泡两天,目的是彻底清除稻种里的病菌,最后清洗干净,便可育种。
立夏之后,五月之前移栽
水稻属于需要移栽的作物,在水稻长至十五厘米左右,便可进行移栽,而我们本地有“4月插秧谷满仓,五月插秧一场光”一说,故选择立夏之后(农历四月)开始移栽,五月之前必须移栽完毕。原因如下:
1、立夏之后,天气暖和,利于移栽的秧苗二次生根。
2、立夏之后,日照时间增长,能让水稻长时间进行光合作用,更利于水稻增产。
3、五月之后,雨水较多,长期阴雨天气不利于水稻生根,而且还容易感染病菌,造成减产。
4、五月之后,光照强度过强,倘若是新移栽的秧苗会被烈日晒死。
5、水稻移栽一周后,要给水稻追肥,倘若是立夏之后移栽的秧苗,田中水分较少,便于秧苗吸收养分,而五月之后移栽的秧苗,田里水分较多,施肥后会造成肥料的流失。
6、清明至立夏刚好一个月时间,此时的秧苗长度适中,栽种方便,且容易二次生根,倘若在生长一个月,秧苗过长,不易二次生根。
当然,有些地方气候适宜,水稻可一年四季栽种,而有些地方常年干旱,水稻根本无法生长。所以,老赵觉得,不同地区对于任何作物的栽种时间都不会相同,你们觉得吧?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7几月份种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7几月份种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