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种植姬松茸的技术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种植姬松茸的技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姬松茸种植技术及亩产?
原料准备
按每200平方米产干品菇100—150公斤计算,需稻草或麦草2500公斤、杂木屑500公斤、干牛粪粉1500公斤、石膏粉40公斤、碳酸钙40公斤、过磷酸钙20公斤、尿素20公斤、石灰40公斤、菌种7支(原种20瓶,栽培种800袋)。
原料处理
牛粪、木屑混合后用清水预湿,稻、麦草用水浸泡24小时,然后捞出沥去多余水分后建堆发酵。建堆时,先铺一层厚20厘米的草,宽1.5米、长5—7米,再盖一层3—4厘米厚的牛粪粉,按等份在草上均匀撒一层石灰粉,在牛粪上撒一层尿素,依此建堆,达到1.5米高为止。顶层用牛粪覆盖,堆形四周垂直,堆顶龟背形,雨天盖膜。建堆2天后堆温可升高到65℃以上,应及时翻堆。第一次翻堆时分层加入石膏粉、过磷酸钙,第二次翻堆加入碳酸钙,依次共翻堆4次。每次翻堆要注意补水,调节料内含水量。每次翻堆间隔天数大致为7、6、4、3天,总发酵期20—21天。
菇床设置
姬松茸栽培一般为大田单层床畦栽培。在栽培场上方应搭建四阳六阴的遮荫棚,高2米左右,与香菇荫棚相似。若在柑橘、葡萄等林果园内栽培,不需搭建荫棚。菇床面宽1米、高15厘米,长不限。
播种覆土
堆制发酵后的培养料呈深咖啡色,无异味,含水量60%。当料温降至28℃时,要及时进料播种,料厚20厘米,每平方米用种4袋,按10×10厘米间距取穴播种,穴深3厘米,留少量菌种撒播料面,然后将料压实,使料与种紧密接触,利于菌丝萌发定植,吃料生长。料面覆膜保湿发菌。播种15—18天,表面穴间菌丝已经连接,料内菌丝已长到2/3时开始覆土,大土直径2厘米,小土直径0.5厘米左右。覆土前3天用石灰水将大土预湿到无白心为止。先覆大土,再覆小土,覆土总厚度3.5厘米。
姬松茸室內、室外都可进行种植,室內种植时可撘架床四至六层,也可以利用空闲的蘑菇房、架床,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的铺在菇床,厚度在二十厘米就行,培养料放置完成后就可进行“二次发酵”,将菇房的出入口、通风口要全部管理,将里面的温度升高到五十五至六十度,保持二天左右,等到料温降低到二十五度时在进行播种,野外种植在荫棚下进行,畦宽在一点三米,长随面积而定。
播种和管理
把麦粒菌种轻轻掰开,均匀的撒在培养料面上,用叉适当的抖动将菌种落入料内,最后在铺上一厘米左右的培养料覆盖菌种。每平方米的播种量在两瓶。
出菇管理
出菇期的温度应该保持在二十至二十五度时最好,如果是早春播种的,出菇时气温就会偏低,可罩紧薄膜来保温保湿,并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,夏初气温超过二十八度时,可以在荫棚上加厚遮阳物,整天打开薄膜通风透气,创造比较阴凉的气候。室內种植时也要注意门窗的遮阳,在早晚要通风,出菇周期大体上十天,出菇结束后可修改畦的形状,在喷水补充畦床的水分,为下次出菇做好准备。出菇可以持续三至四个月,可逐渐出菇采收。
姬松茸的种植技术?
播种:首先把菌种轻轻掰碎,三分之二勻匀撒在培养料面上,用叉适当抖动将菌种落入料内,三分之一撒在床面上,最后铺上1厘米左右的培养料覆盖菌种,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至2瓶。
室外种植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畦床,保温保湿。播种后5天内一般不必揭开地膜,也不用喷水,第6天揭膜通风。空气相对湿度以85%—90%为宣,若料面干燥应喷水保湿,正常情况下,每2天通风一次。
覆土:一般在播种后20天左右,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/3时开始覆土。覆盖培养料的土粒之好坏、覆土方法之好坏,对姬松茸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。所以覆土是种植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。覆土用的土粒不能太坚硬,一般以选用田底土,不含肥料,且新鲜、保水、通气性能较好、含水量在70%—75%的大土粒最好。
覆土可***用平铺方式,也可***用“齿轮”方式。即先在料面上覆上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土粒,每间隔10厘米—15厘米做一条宽10厘米、高5厘米的土坎,厚度约3厘米—4厘米。野外种植要在畦床两边用竹木条杆插成弯弓形,然后罩上塑料膜,使其在小气候中生长。罩膜内温度以不超过30℃、湿度不低于85%为宜,温度过高则应揭膜降温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姬松茸的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种植姬松茸的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