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方法种植白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方法种植白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药白芨种植方法?
常用分株繁殖。地栽前翻耕土壤,施足基肥。头年的冬季到次年的3月初种植,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,掘起老株,选当年生具有嫩芽的块茎及其与先年的老鳞茎毗连接生处切下,分割***鳞茎进行分植,每株可分3-5株,按行株距各825px左右开穴,深浅适宜,须带顶芽且新芽向外,覆土3-100px,稍加镇压,栽种后施益富源生物液态肥或直接冲施益富源种植EM菌液效果最佳。
传统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。但分株繁殖周期长,繁殖效率低,而且耗种量大,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。
白芨最新种植方法?
白芨是一种中药材,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,种植白芨的收益较高。白芨的种植方法如下:
1. 选择合适的场地:选择交通便利、排水良好的土地,最好是 pH 值在 6.0-7.5 之间的酸性土地。
2. 精细整地:在种植前需要进行精细整地,清除土壤中的障碍物和杂草,并进行土壤调理,以保证土壤疏松、通气、排水良好。
3. 繁殖方法:白芨***用块茎繁殖,繁殖时间为 3 月初,将成熟的块茎挖出,切成长度约 10 厘米的段,切口处需要涂抹石灰,防止感染。
4. 栽植方式:将块茎埋入土壤中,深度为 3-5 厘米,间距为 20-30 厘米,每亩种植约 2000 株。
白芨种植技术?
种植技术如下:
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,并选择阴凉潮湿的环境。
在9至10月份进行种植,选择当年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,每个块茎上最好有2至3个嫩芽,栽种深度约为5厘米。
种植后浇透水,生长期每20天施一次肥,以磷钾肥为主。
定期除草,随时剪掉枯枝。
注意排水,避免积水。
白芨的种植技术与亩产量?
白芨繁殖主要是无性(营养)繁殖为主,即通常块茎(***鳞茎)繁殖。也用种子组培或直播繁殖,由于组培与直播技术要求较高,不适合一般农户***用。
白芨宜种于山冲田块或适度隐蔽的林下,选择疏松肥沃腐殖质多的砂质壤土、较阴凉湿润环境栽培为好。种植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。一般熟地结合翻耕时施足底肥,每亩施腐熟厩肥1500公斤及复合肥50公斤,耙细整平,作1.3米宽的种植床,高25厘米,步道宽30厘米,四周开好排水沟。栽种前翻土深约30厘米,细耕后平整床面,以便栽种。
9-11月份栽植块茎,块茎起挖即随挖随栽,每块带1个芽以上,芽多更好。按株距约10厘米,行距28-30厘米开小沟,沟深12厘米左右,薄薄地撒一层发酵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,将带有嫩芽的块茎嘴向上摆放,然后盖土,土盖至不露芽头为标准。再铺一层锯屑至不露土为止,使用锯屑覆盖可以达到减少杂草和保温保湿作用,亩用锯屑约1吨。亩用种苗约300-400公斤。
白芨也可在2-4月份用带叶小苗进行移栽。宜选择雨前、阴天等天气。栽植深度宜略高于小苗原出圃土痕。小苗栽植需要遮阴条件,应选择林下或荫棚下,或者与玉米、秋葵之类高杆作物行间套种。
栽植好白芨后可喷洒乙草胺封闭,或覆盖黑色地布过冬,早春注意检查萌芽情况,至发芽出土时应及时揭去地布。每年春、夏季注意除草。也可***取地布(膜)覆盖方式控草。除草之后追肥,喷施千分之二浓度磷酸二氢钾或加浓度千分之五的尿素,或撒复合肥至行间。
白芨喜湿润又怕涝,大雨应及时排水,不得有积水沤根。干旱期要浇水。冬季中耕清园,垦复除草要浅,搂松种植床面,施土杂肥培土覆盖,以有机肥料(堆肥、厩肥)为主,每亩施农家有机肥2000公斤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方法种植白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方法种植白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