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二氧化碳种植技术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二氧化碳的种植技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二氧化碳 经济作物?
  2. 正宗红菇种植方法?

二氧化碳 经济作物

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,二氧化碳浓度增加,光合效率和有机物积累增快。据测定,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由25OPpm增到400PPm时,光合效率将增加20%,具体地讲,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,三碳型作物如稻、麦、豆等的收成可增加10——50%,四碳型作物如玉米、高梁、甘蔗等的收成可增加10%。

  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后,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将更加猖獗,据研究,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一倍时,昆虫***食量将增加80%,这是由于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下生长的植物,其鲜叶中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较低,导致昆虫***食量增加。同时,生长季节延长使得害虫繁殖代数增加,加长了防治期和用药量,给植保工作带来困难。大气变暖必然加大蒸发量,降雨量也相应减少,原来湿润的地方可能变得较为干燥,少雨地方则可能更为干旱。其结果是全球的减产数可能大于增产数。

二氧化碳的种植技术,二氧化碳的种植技术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权衡利弊,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全球农业歉收的可能似乎更大一些,这还不包括极地冰雪融化、洋面上升淹没大片低海拔肥田沃土所造成的巨大损失。

  因此,要从加强控制环境污染,以减少二氧化碳释放量,尽力加速大地绿化进程,以增强环境的生态调节功能,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上升,***用先进的农业栽培和植保技术等措施,以减轻和防止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而带来的危害。

正宗红菇种植方法

红菇的栽培方式

二氧化碳的种植技术,二氧化碳的种植技术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1、袋栽红菇:待料袋温度降至28℃以下时,在无菌条件下将红菇菌种接入袋内的培养基上,并做好棉塞封口。接种后移入23℃-25℃的室内发菌培养,空气相对湿度70%以下,保持空气流通,防止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骤增。发菌培养通常30天左右。待菌丝发满袋后,将菌袋搬到野外荫棚内脱袋,***取卧式排放于事先经过消毒处理的棚内畦床上,并覆盖腐殖土3-5厘米。畦床四周用泥土封盖,让菌筒在畦床内继续发菌培养。

2、床栽红菇:将发酵料铺于畦床内,料厚15-18厘米,分3层播种,即畦面先铺一层科,播上菌种,继续铺一层料,播一层种,然后再盖一层料,形成3层料2层种。一般每平方米用干料10千克,菌种量占料量的10%,播种后整平料面,稍加压实。然后在畦床上方拱罩薄膜防雨。待菌丝吃料2/3时,覆土3-5厘米。但要注意通风,使畦床空气保持新鲜,以利菌丝发育。

二、红菇的母种分离

二氧化碳的种植技术,二氧化碳的种植技术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1、灭菌消毒:切去菇体基部的杂质,放入0.1%升汞溶液中浸泡1-2分钟,取出用无菌水冲洗2-3次,再用无菌纱布擦干。

1、地址选择处理:种植红菇选择的地址很重要,因为这个决定了其后期的成长度。首先地方要是属于阴湿的环境,最好无阳光直射,菌类都偏爱这样的环境。

土壤要相对较湿润,且附近最好有流水,这样方便红菇生长时的需要的养分堆肥,但是为了防止积水又要做好排水措施。土壤最好是经过堆肥的黑壤,然后平整成条状的菜地。

2、铺料与播种:红菇不能像正常的物品播种那样,埋入土里面,而是要将菌种放于经过处理的垫料上面让其自行发育的。垫料一般以秸秆类的物质经过水腐加工形成。

红菇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玉米秸秆和水稻秆的混合垫料,先放入水中浸泡至湿透,然后放置于闷热的环境堆腐三天左右,等到其有明显的软腐情况时在移到种植培育基地,覆盖在土上面,月2-3厘米厚即可。

3、种植管理:播种后看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覆盖土壤,低于15°时可以将土壤围绕菌种呈现出土坑的样式,以达到防寒的效果,且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层保温膜,温度高于25°以上则不需要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氧化碳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二氧化碳的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