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土豆在清朝的种植条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土豆在清朝的种植条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什么朝代有的炸土豆?
1宋朝。
2在宋朝时,有人土豆吃不完了,就尝试了一下炸土豆块。没想到味道很好。
3于是炸土豆就开始流传开来了。
4只不过,宋朝时的炸土豆好像没用什么调料,就用盐调和,这样的味道也算得上是一种口味了。但好像现在吃的人比较少了,让人怀念。
从马铃薯传到欧洲到炸薯条出现,人类走过了数百年的历史。
传入欧洲的马铃薯有两个来源:一个是南美洲的哥伦比亚、秘鲁等地;另一个是墨西哥。1532年,西班牙人抵达秘鲁,第一次见到土豆。此后30年,它被当作新奇植物引种到欧洲各地和部分亚洲国家。1587年,奥地利植物学家C·克劳萨斯从意大利得到马铃薯块茎,次年将其种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植物园,作为观赏花卉。17世纪初,欧洲人渐渐注意到马铃薯的营养价值,并把它作为宫廷内的美味珍馐。直至1756年,马铃薯才开始成为平民食品。
对于炸薯条的发明权,法国和比利时一直存在争议。法国认为是一名法国乡下人第一个制作了炸薯条,而比利时认为比利时人才是真正的发明者。1830年左右,炸薯条已经风靡欧洲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曾在欧洲参战的美国老兵把吃薯条的习惯带回美国。麦当劳等快餐连锁店相继开业,进一步拓宽了炸薯条的市场。
什么蔬菜唐朝没有?
西红柿的原产地是南美洲,直到1492年冒险家哥伦布才发现美洲新大陆,唐朝的历史时期为公元618年-907年,很显然唐朝时期是没有西红柿的。
辣椒、四季豆、洋葱、土豆都是明朝时期传进来的,其中洋葱和辣椒、土豆都是明朝由美洲传入,洋葱和辣椒晚清才普及的。古代人要吃辣的,明朝以前用辣椒那是不可能的,当时的麻辣味都是胡椒和花椒的功劳。
清朝时期也是一个蔬菜传入的高峰期,西葫芦、番茄、生菜、花菜都是清朝传进来的,其中多数都是清朝末年来到中国的,西葫芦和番茄来自美洲,花菜和生菜来自欧洲。
说到蔬菜,如今常见的土豆,西红柿,青椒,玉米等在唐朝根本都吃不到,几乎没有的。当时他们的最常见的蔬菜是什么呢?秋葵,也叫“叫“冬苋菜”,杜甫有诗云:“稻米炊能白,秋葵煮复新。谁云滑易饱,老藉软俱匀。”现在已经不大常见了,我们北方的地区很少吃,南方吃的比较多。
还有一种叫做薤(xiè)的蔬菜,在唐朝经常被食用,薤是一个汉语汉字,拼音读作xiè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有鳞茎,鳞茎和嫩叶可食现在也不常见了,南方部分城市还是有的。
马铃薯是什么时期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?
相关史料介绍,马铃薯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史。那么,马铃薯到底是何时通过何种途径传入我国的呢?
薯界认为,马铃薯至少是通过三到四种路径传入我国的。
第一路径:十六世纪,可能由荷兰人从海路引进京津及华北地区。当时,北京是全国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外国的政治家、商人、传教士纷至沓来,特别是荷兰使臣经天津入京觐见皇帝,可能会把马铃薯作为珍品奉献。
明万历年间蒋一葵撰写的《长安客话》中记述北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名为土豆。文章描述:“土豆,绝似吴中落花生及番芋,亦似芋,而此差松甘。”据《古籍书目》注释,《长安客话》所记述的为明代中叶北京城郊史迹。明代中叶应在1500—1550年之间。因此,可以认为马铃薯引种北京的下限时间应在1550年以前,距今已有400多年。
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编纂的《畿辅通志》物产部中记述:“土芋一名土豆,蒸食之味如番薯。”乾隆四年(1739年)编纂的《天津府志》记述:“芋,又一种小者,名香芋,俗名土豆。”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的《正定府志》物产部记述:“土芋,通志俗呼土豆,味甘略带土气息。”由此可见,清朝时,马铃薯已经是北京及附近州县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了。
第二路径:由荷兰人从东南亚引种至台湾,尔后传入福建、广东等沿海各省。劳费尔著《美洲植物的传播》一书中谈到,荷兰人斯特鲁斯1650年访问台湾时看到当地人种植马铃薯。当时(1622-1662年)的台湾为荷兰的殖民地,故称马铃薯为荷兰薯;或由荷兰人从爪哇引入,又称为爪哇薯。台湾与闽粤地区交往频繁,可能将马铃薯从台湾引入沿海地区种植。
康熙三十九年(1700年)福建《松溪县志》食货部记述,康熙十八年县府刊布文告,晓谕民众种植马铃薯,并称当地种植马铃薯“菜依树生,掘取之,形有大小,果如铃,子色黑而圆,味苦干。”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的《台湾府志》中还称马铃薯为荷兰豆。《兴化府莆田县志》中谈到马铃薯:“近有一种,来自台湾,形似菜菔,肉松而色黄,味同甘薯。”由此可见,福建人是在种植甘薯之后认识马铃薯的。
此外,我国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文献中,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云南、湖北等省方志中记述马铃薯的最多。由此可推出第三第四条路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土豆在清朝的种植条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土豆在清朝的种植条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