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商朝种植技术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商朝种植技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刀耕火种多久结束?
  2. 植物大战僵尸的植的笔顺?
  3. 稷米又叫什么米?
  4. 明朝时,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有哪些?

刀耕火种多久结束?

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区早在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就***用刀耕火种、土地轮休的方式种植粟、黍。

云南也早在公元前1260~1100年的商朝后期新石器时代就用此法种稻。

商朝种植技术,商朝种植技术的发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战国时期云南土著民族广泛***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。公元前1世纪以后,随着移民屯田,滇中、滇西地区刀耕火种逐渐减少,但边远山区仍保留此种耕作方式。

植物大战僵尸的植的笔顺?

“植” 字共有 12 画,笔画顺序为: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横

“植”,普通话读音为zhí,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,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。“植”的基本含义为栽种,如种植、培植;引申含义为树立,如植立。

商朝种植技术,商朝种植技术的发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在日常使用中,“植”也常做动词,表示竖立,如植发

稷米又叫什么米?

稷是禾本科作物,别名为粢米。 稷起源于中国北方,史前已有栽培,殷商时期就已经成为人们的主食,也正因此,中国古代把国家称为社稷,社指土地,稷就是指粮食,可见稷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稷具有高度抗旱耐热,抗虫害,生长期短等优点,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。现主要种植在中国东北、华北丰口西北地区。

明朝时,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有哪些?

1368年―1644年为明朝时期,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新大陆。

商朝种植技术,商朝种植技术的发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1519年-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,途中找到了一条通往"南海"的峡道,即麦哲伦海峡。

一些美洲农作物开始传入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,再传到南 洋各地,最后传到中国。

明朝时期,传入中国的美洲农作物有:

玉米,一种禾本科的草本植物,具有很强的耐旱性、耐寒 性、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。现在玉米不仅是重 要的粮食作物,在国际贸易上,玉米也是大宗交易的农产 品。

番薯红薯,草本植物,生长能力极强,地下块茎和藤蔓 均可用于繁殖产量特别高。在历史上闹饥荒时用红薯救过无数人的性命。目前,我国红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 于世界首位,而且红薯营养丰富,红薯叶还被称为人身草 !

土豆,明朝引入我国,耐寒耐旱,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 种植,产量也非常可观,一直被广泛流传,薯条、炸土豆 、土豆粉已经成为全球性食物,所以土豆需求量也日益增 多,国家对红薯的种植也有很多推广政策。

花生,同样是明朝引进的食物,可以做油料也可以直接吃 ,花生的枝叶还有大量养分,还被用于饲养家畜,花生可 谓全身是宝。

除此之外,还有南瓜辣椒番茄菠萝烟草等近30种 。

明朝大量引进美洲作物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,提高了 农业产量,为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!

①玉米②甘薯③马铃薯④花生

从美洲引进观赏植物----向日葵

玉米亦称“玉蜀黍”“包谷”“包芦”“包米”“珍珠米”.原产美洲,16世纪传入我国.

甘薯在明代的文献中称为“白蓣”“红蓣”“紫蓣”“红薯”“金薯”“蕃柿”“白薯”“番薯”

“红山药”等.原产南美洲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带,1492年哥伦布航海至美洲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东南亚,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的广东福建等地.

马铃薯也称土芋、土豆.原产于南美洲,大约在万历年间(1573—1620)传入我国.传入的路线有两条,一是从东南亚传至我国东南沿海的闽、粤;另一条是从海外直接传入我国的京津地区.

花生又称落花生、地豆、番豆、长生果、万寿果等,原产于南美洲.1492年欧洲人到达美洲后,把花生种子带到欧洲.关于它传入我国的途径,学术界有不同说法,一说是大约在16世纪初由来到我国东南沿海进行非法贸易的葡萄牙人输入的;另一说是欧洲人将花生传入南洋后,大约在15世纪晚期或16世纪早期,由我国商人从南洋引进的.

向日葵也称葵花、朝阳花等.原产北美洲,新航路发现后传至欧洲,1510年西班牙人开始在马德里植物园中种植,作为观赏植物.大约在17世纪,它从东南亚传入我国,当时称为西番葵、丈菊.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朝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商朝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